全球多地的車展普遍「冷卻」的時候,2025上海車展依舊盛大。中國的「智電化」不斷刺激著汽車行業的神經,讓整個供應鏈為之持續興奮。
本年度的車展主旋律仍舊是「創新」。而稍顯不同的是,此次有幾家合資、外資車企,因為進階的智能化舉措,沖到了聲量的高地——豐田、通用、大眾紛紛宣布了和Momenta、華為,地平線等中國智駕公司的深度合作,這些合作不僅將體現在現有的車型體系中,還將催生順應中國浪潮的全新車型。
這種研發模式,類似于豐田率先提出的「本地化研發」模式。不同的是,豐田的行動更加徹底,該品牌除了與Momenta、華為、小馬智行、騰訊等科技企業合作外,也早就和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電動化龍頭企業形成了戰略關系。
但是,這只是表象。看起來,只不過是豐田在國內選擇了幾家本地供應商而已,但在這背后,其實是整個研發機制的幾乎100%重塑。
質變背后:并非朝夕之功
在車展現場,廣汽豐田鉑智7全球首發。這不僅是豐田首款鴻蒙座艙的D級轎車,也是由廣汽集團、廣汽豐田、IEM by TOYOTA(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BEV旗艦車型。也就是說,這是中國ONE R&D體制下的最新成果。
“作為豐田與本地合作伙伴最新協作的象征之作,鉑智7將于一年內上市。“豐田中國總經理李暉介紹道。
產品力質變的背后,是積蓄了多年的量變。實際上,自從「軟件定義汽車」、「電驅未來」的理念席卷中國,豐田與中國企業在智電化領域的合作便已鋪開。
2019年,豐田宣布與寧德時代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這不僅能夠保障動力電池的穩定供給,還能共同推動全固態電池的研發,以及關于動力電池回收的探討。
同年,豐田與小馬智行達成戰略合作,針對當時才剛起步的Robotaxi技術開啟合作。2023年,以全無人狀態跑在街頭的豐田賽那Autono-MaaS,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同年8月,小馬智行與豐田中國、廣汽豐田共同設立了合資公司——騅豐智能。未來,豐田還將活用這些技術,盡快在量銷車型上實現輔助駕駛系統的進階。
2020年,豐田又與比亞迪成立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BTET),聯合開發bZ系列電動車。
在輔助駕駛層面,豐田如今已經與Momenta聯合開發端到端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再加上鴻蒙座艙、騰訊數智生態的接入,豐田在中國的智能化進度急追直上。在不遠的將來,甚至能夠反哺豐田全球車型!
從一開始的摸索,到現在的「成型」,豐田基于早已鋪開的本地化體系變革,已經開始收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