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的資本版圖將進一步擴大。
前不久,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宣布CaoCao Inc.(曹操出行有限公司)獲境外發行上市備案,公司擬發行不超過191,666,800 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圖源: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這意味著,曹操出行離上市更進了一步。
曹操出行是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出行版圖布局的一塊關鍵拼圖。
公開資料顯示,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公司創始人為李書福,間接持有公司83.9%的股份。
據了解,曹操出行以B2C模式為核心,“公車公營+認證司機”,車由曹操專車和吉利提供,司機公開招聘培訓。與C2C模式相比,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模式能讓曹操出行更好地控制服務質量,確保車輛和司機的標準化管理。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曹操出行逐漸成長為國內最大的網約車平臺之一。去年 4 月,曹操出行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由華泰國際、農銀國際和廣發融資(香港)擔任聯席保薦人。同年10月,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繼續沖擊IPO。
招股書顯示,曹操出行成立至今,共進行了三輪融資。在第三輪融資前,曹操出行的估值已經達到了170億元。
如今,曹操出行赴港IPO邁出關鍵一步。如果順利的話,曹操出行有望于2025年內完成港股上市。屆時,出行江湖必將風云再起。
當然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曹操出行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最終能否成功上市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市仍面臨不確定性,曹操出行還面臨著其他挑戰。
一直以來,出行市場這片江湖都是強者如林,競爭異常激烈。曹操出行同樣面臨著不小的競爭壓力。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按總交易價值(GTV)來計算,曹操出行2021-2023年穩居中國網約車行業前三,在2023年市場占有率為4.8%。這一成績看似不錯,但與行業第一名滴滴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滴滴行業龍頭,以75.5%的市占率穩居C位,地位難以撼動,這與其多年的市場積累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密不可分。
除了滴滴這一強大的競爭對手外,曹操出行還面臨著其他網約車平臺的挑戰。近年來,隨著出行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涌入這一領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這些競爭對手各有特色,曹操出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需要不斷創新和優化服務,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除了市場競爭的壓力,曹操出行恐怕還面臨著盈利壓力。
數據顯示,2021至2024年6月底,曹操出行的營收分別為71.53億元、76.31億元、106.68億元和61.60億元。
從營收數據來看,曹操出行的業務規模在不斷擴大,市場拓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同期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30.07億元、-20.07億元、-19.81億元和-7.78億元,報告期內累計虧損超過77億元。
曹操出行從成立至今已經虧損超過130億元,至于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其中,運營成本高昂可能是導致虧損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B2C模式下,曹操出行需要承擔車輛的購置、維護、保險等費用,以及司機的工資、培訓等成本。這些成本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而不斷增加,給公司的財務狀況帶來了較大的壓力。